序言:在國家降低燃油車油耗排放、增加電動車續航政策的不斷催動下,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
鋁的密度僅為鋼的1/3,成為車身壓鑄件用材的第一選擇,在特斯拉一體化壓鑄浪潮的引領下,鋁合金壓鑄件趨向大型化、薄壁化。
關于汽車一體化壓鑄,我在2個月前有寫過整個產業鏈的投資機會,感興趣點擊下方鏈接。
這篇文章里介紹了一體化壓鑄的材料端、設備端和零部件廠商的有關公司,最近研究發現了一只小盤股,永茂泰也是布局了一體化壓鑄材料端的,當前性價比不錯,存在一定的預期差。
集成制造降本(降低制造成本 40%)、減重提高續航里程(14%)、極大提高生產效率(1-2h 沖焊縮短至 3min 壓鑄)。
這三點是所有整車尤其新能源車的“生命線”。尤其目前車企相繼降價,成本競爭力尤為關鍵。
2022 年僅特斯拉 modely、蔚來 ET5、極氪 009 等少數車型應用了一體化壓鑄工藝。
但已經明確布局一體壓鑄的車企包括:特斯拉、蔚小理、小康、小米、高合;福特、大眾、奔馳、沃爾沃;吉利、一汽、東風、長城、長安、北汽等。而且新能源車總體銷量、一體壓鑄單車asp還在快速增長中,長坡厚雪。
1、壓鑄機鎖模力的大?。簤鸿T機按鎖模力大小可以分為小型機(≤400 噸)、中型機(400 噸~1000 噸)和大型機(≥1000 噸),而在2019年上半年國內壓鑄機鎖模力最大為4500噸。特斯拉一體壓鑄所需要的壓鑄機至少要達到6000噸以上。
2、高延伸率的鋁合金以及免熱處理:想做更大、更復雜的零部件就需要材料更好的延伸率從而易于填充模具。
同時傳統壓鑄件需要進行熱處理來滿足強度等性能,但熱處理最大的問題就是變形,小的零部件可以矯正但大型零部件矯正成本過高。
此外大型零部件不同部位本身對性能要求不同也不能用同一種熱處理方式來處理。
從車身重量和造車均價來算,免熱鋁合金為一體壓鑄最佳材料,兼顧性能與成本優勢。

目前絕大部分車型選取后地板作為一體壓鑄部件,已經有眾多企業明確布局一體壓鑄。
考慮到目前一體壓鑄主要應用于20萬以上的鋼鋁混合車型,我們預計2025年一體壓鑄在新能源車(純電動和插混)中的滲透率會達到40%和10%左右。
國內免熱合金一體化壓鑄結構件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超280億元。
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迅猛,免熱鋁合金材料一體化壓鑄市場廣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用鋁量評估報告(2016—2030)》,預計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使用鋁的比例將從目前占鋁消費總量的3.8%升至29.4%。
免熱鋁合金一體化壓鑄市場前景廣闊,根據對一體化壓鑄滲透率的預測和對單車壓鑄零部件的估算,預計到2025年國內免熱合金一體化壓鑄結構件市場空間將約達280億,預計22-25年市場規模CAGR將超過200%,增速迅猛。
整體來看,一體壓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材料端免熱合金生產廠家、壓鑄機制造廠商與模具設計制造商;產業鏈中游為壓鑄廠商;產業鏈下游為整機廠。
壓鑄商:文燦股份、拓普集團、廣東鴻圖、旭升股份、美立信、泉峰汽車、愛柯迪等。

目前國內一體壓鑄模式主要有車企自供、第三方壓鑄廠合作兩種模式。
目前除特斯拉采取自供外,其他主機廠大多采取與壓鑄廠合作供應方案如蔚來汽車,亦有主機廠采取外購與自供兩條腿走路方式如小鵬汽車。
材料端免熱合金廠商不受一體壓鑄合作模式影響,可充分享受一體壓鑄持續滲透的高景氣紅利。
格局維度來看,免熱合金市場格局尚未穩固,目前一體化壓鑄行業在國內還處在早期發展階段,業務體量上沒有出現明顯的龍頭公司。

立中集團是一家輕合金新材料和汽車輕量化零部件全球供應商,主營中間合金、再生鑄造鋁合金材料和鋁合金車輪產品三大業務;

各業務板塊均為細分行業龍頭,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熔煉設備研發制造、再生鑄造鋁合金研發制造、功能中間合金研發制造、車輪模具研發制造、車輪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技術研究制造完整產業鏈的公司。
此外公司持續多元布局鋰電新材料領域,為公司的功能合金新材料產品提供穩定的原材料質量和供應保障;
同時,立中集團已建成的危廢處理產能,將有效解決公司三大板塊的鋁灰處理問題,形成產業鏈閉環。


2、永茂泰
公司主要從事汽車用鋁合金和汽車用鋁合金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2002年8月成立時主要從事鋁合金業務,并于2003年開始進入下游汽車零部件行業,逐步加大對汽車用鋁合金零部件業務的投入,形成了以“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為主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的業務格局。
公司以純鋁、廢鋁、硅、銅等為主要原材料,通過熔煉、成份調整、精煉等生產工序,生產各種牌號的鋁合金錠和鋁合金液;
主要通過壓鑄、澆鑄和機加工等工藝生產汽車用鋁合金零部件。

目前到2025年公司產能規劃為60萬噸左右,迎接行業景氣釋放。
公司計劃到2025年合計建成約60萬噸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產能,長期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厚。
預測到2025年,鋁合金錠和鋁合金液的產能分別為40萬噸/19萬噸。

3、從股價走勢來看:永茂泰尚未被市場嚴重透支過,盤子小,后期產能釋放后,業績增速快。

立中集團實現了4倍漲幅,未來大概率還能繼續漲,有破新高的可能性,但成長空間相較于永茂泰,我認為是不足的。

4、從機構預期增速來看:永茂泰增速最快,有望實現戴維斯雙擊。


當然,喜歡的話,也可以二者兼得,立中集團和永茂泰都買點也沒錯。
個人更傾向于永茂泰,無他,盤子小,好炒作,股價沒有被嚴重透支過,規劃產能增速快。
當然,持股過程可能會很痛苦,邏輯兌現可能要等公司產能真正釋放,大概要在2024-2025年,當前性價比個人認為還不錯。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自己記錄投資心路,日析月省,以求進步;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